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十二五”发展布局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这一重要论断,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征地违法违规,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有效地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但必须继续努力,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我们坚信,有“十一五”期间奠定的坚实基础,有“十二五”期间的奋发努力,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中华民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坚实、更加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