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冷冻站视频
 技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中国已签发可交易减排量达1.5亿吨
[时间:2009年10月22日]
截至9月份,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2200多个CDM(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截至目前,已经注册成功的中国CDM项目是640多个,已经签发的减排量约为1.5亿吨。专家表示,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欧盟目前实际的减排量。

   已签发量超欧盟减排量

    这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成员之一杨宏伟昨天在“搜狐绿色论坛”上介绍的最新数字。他还透露,从项目的批准到联合国的CDM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需要指定的经营实体进行认证,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注册成功的中国的CDM项目是640多个。

    在这些注册的600多个项目中,已经签发的减排量大约是1.5亿吨,即由项目业主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产生了减排量,这些实实在在的减排量可以分阶段签发,买卖双方进行交易。

    这1.5亿吨是一个怎样的规模呢?“已经签发的1.5亿吨已超过了欧盟目前实际的减排量。”杨宏伟说。欧盟15国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指标是8%,欧盟在其基准年总的排放量大概是40亿吨二氧化碳,到目前为止欧盟15国总的排放量还有46亿多吨,即欧盟实际减排9千多万吨。

    中国已经签发的减排量是我们预期在第一承诺期减排量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杨宏伟称:“如果我们这2000多个项目都能够注册成功,预计在第一承诺期产生的减排量大约20亿吨。中国的CDM项目对于促进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而中国的减排潜力巨大早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如果中国达到了自己拟定的各项排放增幅下降的目标,那么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减排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猛表示,中国碳交易截至目前只成交一单。“从交易本身来说,只是一个标志,不是一个市场。”

    专家:10元/吨的碳税太低

    碳市场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一个价格信号。杨宏伟针对定价权问题表示,在中国政府审批CDM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审批交易的价格。他表示,中国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项目业主,在审批的时候对价格进行了把握,“偏离价值的碳价格,中国政府是不允许的,要维护基本的企业利益。”

    影响价格的另一个因素——碳税,也是我国酝酿开征的税种。国家财政部课题组近期针对开征碳税的研究报告计划2012年征收碳税10元/吨,2020年40元/吨。

    “这不但跟欧洲现行价格差10倍以上,也与美国可能计划的32欧元/吨相距甚远。”10元导致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合法犯罪’。”梁猛指出,价格过低可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转移,即国外企业因我国过低的碳排放价格而纷纷将温室气体排放到我国。

    杨宏伟也认为,10元/吨的税率远不能反映真实的减排成本,但考虑到企业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只能从低税率做起。

    他指出,国家对碳税税率和征收的计划实际上是放出早期信号,有对内引导的作用,企业现在就应对相关制度、体系和核算做调整和准备,以避免几年之后措手不及带来的高成本。

    梁猛认为,减排行为和GDP增长之间、和企业发展之间,是不存在根本性矛盾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企业对这个事情是一种排斥的心理,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也就三五年的时间,吃亏的将是企业自身。”

    同步播报

    2013年可再生能源成本或低于化石能源

    每经记者朱小雯发自北京

    “如果不在今后5年采取具体行动实现低碳的新工业化进程,气候变化灾难性后果将不可避免。”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报告首次为工业转型过程设立了时间表。

    这份名为《气候变化解决方案II》的报告表明,到2014年,如果工业按照预计中的最快速度增长,市场经济活动将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全球温度的升高无法控制在2°C之内(即科学家认为的安全极限)。

    报告认为世界各国政府可能只有从现在到2014年的短暂时间内采取必须的行动,“到那时,必须建立起可完整运行的低碳产业结构。”WWF全球气候行动项目负责人KimCarstensen表示,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这就需要发展清洁和高效的产业,实现这些产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需要在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量投资,这些投资当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凭借自身条件最终实现商业化。报告测算,投资者预计将在2027年(可能还会更早)开始获得收益。

    报告对盈利临界点做出预测:“预计在2013年到2049年这段时间内,世界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单位产品成本都将低于矿石燃料能源的成本。在能源价格较高的国家,这种价格转换将最快发生。”在2013年~2025年间,所有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将超过化石能源,报告指出这还仅仅是一个保守的预测。


Copyright©2011 珠海航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93134号 电话:0756-2215776 邮箱:hy7777@hotmail.com